> 有关“楚国”的文章 - 第24页
  • 伐原之利典故

    伐原之利典故

    事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公子重尔在外流亡很多年,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但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

    11-20 800 936 教育经验
  • 一鸣惊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鸣惊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越晚成功的人,那么他的成就越是不可估量。 1、起初楚庄王不理政事,而且还不允许任何人劝谏,还下令命令说如果谁敢劝谏,那么就以死罪处置。当时楚国有个右...

    11-20 190 362 教育经验
  • 一鸣惊人成语的由来

    一鸣惊人成语的由来

    一鸣惊人的由来: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

    11-20 941 246 教育经验
  • 陆游金错刀译文赏析

    陆游金错刀译文赏析

    原文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

    11-20 205 477 教育经验
  • 《齐桓晋文之事》里的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齐桓晋文之事》里的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通矣,了的意思。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 文(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

    11-20 650 528 教育经验
  • 千乘之国与万乘之国的区别

    千乘之国与万乘之国的区别

    千乘之国的兵力应该在28000~78000人,至于楚国这样的万乘之国,兵力应该在28万~78万之间。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时间里中原地区是没有骑兵的。主要原因一是...

    11-20 446 494 教育经验
  • 近墨者未必黑的事例

    近墨者未必黑的事例

    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近墨者未必黑,好竹出歹笋就是近朱者未必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家喻户晓的话是出自西晋的傅玄。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

    11-20 419 99 教育经验
  • 孙叔敖传原文及译文

    孙叔敖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

    11-20 790 323 教育经验
  • 子欲子之王善与之的意思

    子欲子之王善与之的意思

    做动词,到的意思,引申为“达到”,在此处作使动用法。 原文: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

    11-20 950 640 教育经验
  • 彼漾的晚意是什么意思

    彼漾的晚意是什么意思

    “彼漾的晚意”是指在傍晚或夜晚时,沐浴在水中的景象。这个词汇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离骚》中的一个描写,形容了楚国君王屈原在江边沐浴时的情景。现在,这个...

    11-20 707 50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