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边塞”的文章 - 第3页
  • 燕歌行高适感情基调

    燕歌行高适感情基调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 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 不在于民族矛盾,而...

    11-22 286 536 教育经验
  • 边塞三王指的是谁

    边塞三王指的是谁

    是指王昌龄、王维、王之涣。 王昌龄 (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

    11-22 420 812 教育经验
  • 两位陕西籍的诗人

    两位陕西籍的诗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

    11-21 572 914 教育经验
  • 风雨飘摇乱世的诗句

    风雨飘摇乱世的诗句

    1、 形容战乱照成社会混乱的古诗句 沙场行[乐府诗] 君不见, 沙场残阳红似血, 白骨千里露荒野. 遥望何处为战场? 乱云衰草带斜阳. 黄沙散漫风萧索, 孤村无...

    11-21 560 151 教育经验
  • 分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辞格运用情况

    分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辞格运用情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

    11-21 33 405 教育经验
  • 古代大军出征宏大场面描写

    古代大军出征宏大场面描写

    岑参作为边塞诗人,对于边塞风光的描写非常经典,其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同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唐诗300首当中,就收录了这样一首古诗,且看: 轮台城头夜吹...

    11-21 978 372 教育经验
  • 秦时明月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啥意思

    秦时明月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啥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这是一...

    11-21 596 225 教育经验
  • 芳和方的意思区别

    芳和方的意思区别

    芳,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fāng,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秦简)。本义是指花草的香气;引申可指香草,也泛指花卉;又可指有贤德之人等。 方,汉语...

    11-21 280 469 教育经验
  • 与月相似的意象

    与月相似的意象

    1、月的边塞意象。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月作为...

    11-20 74 326 教育经验
  • 塞北八月下雪的诗

    塞北八月下雪的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

    11-20 282 440 教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