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老了的诗
1、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代: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2、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代: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译文
静静的深夜四周没有相邻,居住在荒野因为家中清贫。树上黄叶在雨中纷纷飘零,犹如灯下白发老人的命运。自惭这样长久地孤独沉沦,辜负你频繁地来把我慰问。
我们是诗友生来就有缘分,更何况你我两家还是表亲。
3、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4、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宋代: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5、病中感怀
唐代: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
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
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译文
近年来一日比一日憔悴,环顾身边亲人多有亡故而日渐萧条,令人黯然神伤。悲伤而致病,风雨之下病骨难支、愁肠百转不能胜情。深夜鼎中弥漫着药香,早晨醒来发现髭须斑白。
我的人生因果究竟如何?谁能替我去求问佛祖?
感叹老了的诗
1、及时当勉励,月不待人。——出自《杂诗》魏晋:陶渊明
释义: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两汉:佚名
释义: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采薇》先秦:佚名
释义: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劝学》唐代:颜真卿
释义: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5、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出自《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唐代:白居易
释义:好的时光总是一再浪费,到老的以后才感慨不已。
6、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出自《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关汉卿
释义:花有重新再开的日子,人没有重新再回去少年的时候。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代:晏殊
释义: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出自《将进酒》唐代:李白
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
释义: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1、0、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出自《滕王阁序》唐代:王勃
释义: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1、1、老去光阴速可惊。——出自《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宋代:欧阳修
释义:想起了往事,倍觉光阴流转如此迅速。
1、2、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出自《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唐代:孟浩然
释义: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