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的出处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
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
——鄂比赠曹雪芹联
(1)远富近贫:远,即远离,疏远。近:亲切,亲近。远富近贫,是指疏远有钱有势力的人,不同他交往;亲近贫苦的人,与其交朋友。 (2)礼:指以礼相待,对人表示敬意。《礼·月令》季春之月:“聘名士,礼贤者。” (3)疏亲慢友:疏,不亲近,不熟悉。慢通谩,这里指轻谩的意思。疏亲慢友,是指疏远亲人,轻谩朋友。
这是一副题赠联,它语意浅显,通俗易懂,概括了当时人与人之间两种待人处世的社会现实。一种是“远富近贫”以礼相交的人,一种是“疏亲慢友”,为了钱财而断绝情义的人。正如谚语云:“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都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
这副对联,属于骈体文句,对仗精工,平仄合律。用“远富近贫”对“疏亲慢友”,“以礼相交”对“因财而散”,“天下少”对“世间多”,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平对仄,仄对平,相邻相近,恰到好处。尤其是一个“天下少”,一个“世间多”,不仅对得巧妙,而且寓意深刻,道出了世俗人情的一般见解,是题赠联中誉人与评事相结合的绝妙楹联,也是教人如何处世为人的至理格言,无怪乎留传至今,仍吟诵不衰。 这副对联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反对法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