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原文

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原文

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原文

出自《楚辞》,意思是:孔子离开故国四处流浪,去其他国家游说传教,每天惶惶度日像丧家之犬,没有结束的一天。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该段记载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事情。

《楚辞》是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原文

     “丧家犬”的典故出自《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如下: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必须无处投奔,到处逃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