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论语行必果前一句是什么

论语行必果前一句是什么

论语行必果前一句是什么

论语《学而篇》第二十三条中,「行必果,行不果则捐」是前后两句的论述,而「行必果」是后一句的描述。

完整的这一段话是:“父母教,顺之者生,逆之者死。言、行、衣、食,父母教之。“ 子曰:“口父无怨言,子孝可得而保也;仲弓断机杼,志在别也。”行必果,行不果则捐;言不发则废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者,其终必有他焉。”

意思是说,父母教导子女言行举止的规范,如果子女听从孝顺,就能增长寿命;反之,不孝反叛,则会早死。言行举止包括了口中所说、所做,以及穿戴和饮食等方面,都需要父母进行教导。子夏不从,甚至申述父母的过失,则不能算是孝顺。孔子进一步指出行为的表现必须要有对应的结果,成功就有收获,不成功则会失去一切。说话不付诸行动则白搭,言出必行才能有所成就。如果口齿不清,话题困顿,但行动力却极强,将会有成就。

论语行必果前一句是什么

是言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意思是:答应别人的事必须做到,做到才会有结果,做到后别人才会更信任你,才会有长期的交往。该句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在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坚持了,也不会后悔。“言必信”讲的是诚信待人。这是一种做人的准则和美德。“行必果”讲的是行动必须有成效。这是检验人的恒心和决心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