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学为鸟言者,其言
叶子肃诗序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性,本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定,划定)人与鸟之衡(衡,特征)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自得,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鸟之为人言,鸟在学人说话)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晦,隐晦);其情散以博(博,开阔),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苦,苦涩)而能遣(遣,排遣);其情好高(好高,追求高尚)而耻下(耻下,以卑下为耻),故语虽俭而实丰。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疵,缺点),而约于至纯(至纯,极其纯净),此则渭(渭,指徐渭,明朝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之所献于子肃者也。若曰某篇不似某体,某句不似某人,是乌知子肃者哉!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言
人有学为鸟言者,就是人学鸟的声音的,难到就是鸟的声音吗?因此说,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
人有学作鸟的语言的,他的声音象鸟,而本性还是人;鸟有学作人的言语的,它的声音象人,而本性仍然是鸟。无论人学鸟声,还是鸟学人声,他们不是出于自己所体会感受到的,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剽窃已经说过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