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打金兀术是哪一场
燕青的故事出现在《说岳全传》的第三十七回。当时康王赵构被金军统帅金兀术一路追杀,途径海盐县城时,梁山五虎将之一的双鞭呼延灼不顾年迈体衰,再度拿起兵器与金兀术大战五十回合,最终血染疆场,为国捐躯。
不过,呼延灼的死也为康王赵构赢得了宝贵的逃跑时间。赵构与李刚等君臣八人仓皇逃出海盐城,终于上了一艘海船,算是躲过了金军的追击。
终于摆脱了金军的追击,赵构非常高兴,与几位大臣们在船上吃起了午饭。就在此时,一艘大船驶来,船上逃过几个强人,将赵构等人捆绑下船,押至蛇山。大王问道:“拿的什么人?”喽罗禀道:“是宋朝皇帝。”那大王听说是宋朝皇帝,便大怒道:“绑去砍了!”这位山大王便是浪子燕青。
大臣李刚见势不妙,连忙询问缘由。燕青便让喽啰将李刚等人押到山寨的回廊处,喽啰指着满壁图画回答道:“这是梁山泊宋大王的出身。我家大王,就是北京有名的浪子燕青。只因宋大王一生忠义,被奸臣害死,故有此大冤。”
燕青为何要杀赵构君臣,理由很简单,为屈死的梁山兄弟报仇雪恨。这个想法也符合燕青在《水浒传》中与卢俊义告别时的心态。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中,燕青是这么对卢俊义说的:“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祸到临头难走!”
这番表态说明,燕青对宋江、卢俊义等人的悲惨结局早有预料,故此坚决不肯接受朝廷的封赏,悄然而去。而当金军入侵、局势混乱之时,他又想起当初梁山兄弟们的悲惨命运,对朝廷的迫害非常痛恨,所以才欲至赵构等人于死地。
不过,李刚后来说了一段话,却使得燕青改变了初衷。李刚表示:“宋江,好一个忠义之士!……燕青,你这背主忘恩的贼!不能将蔡京、童贯一般奸臣杀了报仇,反是偷生在此快活。”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李刚的意思是说当初宋江接收招安,为朝廷效命,为的就是不想让梁山兄弟一辈子背上反贼的罪名。如今燕青如果真的杀害赵构,就破坏了宋江的毕生的理想和愿望。最终,燕青放弃了杀死赵构等人的想法,将君臣八人推下海船,任其自生自灭,这也算是放过了赵构君臣。如果他真的杀了赵构,反倒帮了金兀术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