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释之
尖兵利器这些不祥和的东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
具体出处:《老子》第三十一篇
【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表现了比较现实的反战思想。老子虽贬兵,但并不主张罢弃军备,他不否定把战争作为万不得已的最后选择的必要性,但又主张恬淡为上。所以,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片哀其不得已又想尽力轻其害的悲天悯人之情。
老子把兵战之事与社会通常的礼仪习俗相比照,揭示了社会礼仪习俗中潜含的贬兵反战的情感取向,以及由此宣发的行事仪轨。他主张把这些行事仪轨充分地贯彻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战争之中。这说明了老子对这些礼仪习俗的尊重,对这些礼仪所潜含的思想感情的认同,以及对礼仪所具有的教化功能的肯定。
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释之
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绝不用它解决问题。
君子在和平的生活中,以养阳摄生为务,以崇尚生生不息为旨。
在战争的时期,用兵则奉行诡道。
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
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