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子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

子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

子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还是弟子规

“子不教,父之过”是《三字经》中的名言,原句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学文属于智育修养,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