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曾古义是什么

曾古义是什么

曾古义是什么

曾古义是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昨稜切《集韵》《韵会》徂稜切,音层。《说文》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

《九经字样》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气之分散也。经典相承,隷省作曾。《诗·大雅》曾莫惠我师。《论语》曾是以爲孝乎。《孟子》尔何曾比予于是。

又《广韵》经也。《增韵》尝也。《韵会》乃也,则也。

又与层通。《后汉·张衡传》登阆风之曾城兮。《文选》作层城。

又《广韵》作滕切《集韵》《韵会》咨腾切,音增。《书·武成》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尔雅·释亲》王父之考爲曾祖,孙之子爲曾孙。《注》曾,犹重也。

又《左传·襄十八年》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注》曾臣,犹末臣。《疏》曾祖曾孙者,曾爲重义。诸侯之于天子,无所可重。曾臣犹末臣,谦之意耳。

又《楚辞·九歌》翾飞兮翠曾。《注》曾,举也。

又与橧同。《礼·礼运》夏则居橧巢。《释文》橧,本又作曾。

又与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孙奭·音义》曾当读作增。

又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于鄫,姒姓,莒灭鄫,子孙在鲁者别爲曾氏。

《孙奕·示儿编》曾字除人姓及曾孙外,今学者皆作层字音读。然经史无音,止当音增。《韵会》今详曾字有音者,合从本音。余无音者从层音,亦通。

说文解字

词之舒也。从八从曰,声。昨稜切。

说文解字注

(曾)䛐之舒也。曰部曰:朁,曾也。诗:朁不畏明,胡朁莫惩。毛、郑皆曰:朁,曾也。按曾之言乃也。诗曾是不意,曾是在位,曾是在服,曾是莫听,论语曾是以爲孝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孟子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皆训爲乃则合语气。

赵注孟子曰,何曾犹何乃也。是也。是以㬱训爲曾。㬱不畏明者,乃不畏明也。皇侃论语疏曰,曾犹尝也。尝是以爲孝乎,絶非语气。葢曾字古训乃,子登切。后世用爲曾经之义,读才登切。此今义今音,非古义古音也。至如曾祖、曾孙,取增益层絫之意,则曾层皆可读矣。

从八,从曰。从八者,亦象气之分散。声。者,囱古文。囱在九部,此合韵之理也。昨棱切。六部。昨当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