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稼原文
樊迟问稼,稼曰:“复何问也?”樊迟曰:“吾闻人有不教而无识,有不学而知者,我愿尝闻其解。”稼曰:“大哉问也!先王之道,得失之心存焉,修身之道,即实乎一心也。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故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里仁》中的一段文字,讲的是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修身的道理,从这段话的意思来看,人要有求知的心,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樊迟问稼原文
《论语》中有一则关于樊迟问稼的故事,稼即指农事,樊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问稼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在这个问题中,孔子强调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即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不知道。这个回答的含义是强调在学习做人和做事的道路上,要有敬畏之心,不断探索和学习,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