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现代汉语规范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éi,最早见于商中晚期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由“人”、“戈”、“贝”合成。目前没发现有甲骨文写法。《说文解字》有收录,写作“賊”,从戈则音。
“贼”的基本含义为偷东西的人,盗匪,如贼人、盗贼;引申含义为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如国贼、民贼。
在日常使用中,“贼”也常做形容词,表示邪的,不正派的,如贼心不死。
贝表示钱财,戎是一种武器,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武力占有钱财,就是强盗。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