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老子八句警言

老子八句警言

老子八句警言

1、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1、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1、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2、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4、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2、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2、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7、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2、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9、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八句警言

1、将欲取之,必先之。

2、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揣而锐之道也。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9、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