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巷巾滤酒是什么典故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当中,要说最爱喝酒的,非陶渊明莫属。他对酒可以说是到了嗜酒如命的程度。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自叙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是有场比赴,每喝必醉。
李白有首诗《戏赠郑溧阳》,就是写陶渊明的:“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意思是说,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才接待郡将。
陶渊明巷巾滤酒是什么典故
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才接待郡将。
陶渊明不可一日无酒,即使不吃饭也要花钱买酒喝。颜延之是陶渊明的好友,他去始安郡上任时,给陶渊明留了二万钱。史传中也没记载颜延之这二万钱是给陶渊明贴补家用的,还是专门供他喝酒的,反正陶渊明是全部押到了酒馆柜上,慢慢去喝,直到喝完这二万钱为止。
据《宋书》记载,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在公田的种植问题上,曾荒唐的让县吏全部种酿酒的秫稻。后来在其妻子的一再坚持和要求下,改为一半种秫稻一半种粳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