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孟子讲人心有4个善端

孟子讲人心有4个善端

孟子讲人心有4个善端

孟子讲人心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侧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关于“四心”的说法是他的学说“四端说”里的主张,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原文如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对于孟子来说,人的本性都是善良,拥有四本心。人可以培养四本心,将其发展为四种美德。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从而提倡“不忍人之政”。

孟子讲人心有4个善端

孟子的四端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二、无羞耻之心,非人也。

三、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四、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为什么没有同情心,就不能称为人呢?如果看见任何需要帮助的人和事都选择冷眼旁观的话,就是冷漠无情!所以不是人。

二、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古今中外“脸面”都是是非常重要的“事物”。脸面关乎羞耻,野兽都知道羞耻,人不顾羞耻还能叫人吗?

三、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孔融三岁让梨,不是因为他“会来事”。这种行为是礼的表现,礼也是谦虚的萌芽。野兽才竞相争食,人如果和它们一样人还是人吗?

四、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明辨是非,关键在一个“辨”字,它不是中间带言字的口辩。而是要用良知用心去分辨,对和错每个人心里都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