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莲说对比的文言文
与《爱莲说》对比的文言文可以是《桃花源记》。下面是《桃花源记》的文言文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隐遁。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晋太元:晋代太元年间(376-396年)。
武陵:今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缘溪行:顺着溪水行走。
桃花林:一种寓言意义的存在,象征极乐世界。此处也引申为一种美好的乐土。
才通人:狭窄到只能通行一人。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少皆有。
率:带领。
邑人:乡亲。
遂与外人间隔:遂与外人隔离。
不足为外人道也:指此处人物纯朴,不愿被世人知晓。
诣太守:前往郡治见官。
郡下:郡治下的地方。
刘子骥:刘义庆,字子骥,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他主张文学应该“重意而轻词”,强调文学的价值在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华丽的辞藻。他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一部经典著作。
规往:决意前往。
寻病终:因病去世。
无问津者:没有后续的人来追问这个故事。
与爱莲说对比的文言文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写下一篇足以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媲美的千古名作——《书幽芳亭》,以此表达他高尚品德。
书幽芳亭
宋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榝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