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诫子铭原文
郑板桥(1693年-1765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他所创作的《郑板桥诫子铭》是他对后人的教导与警示。以下是该诫子铭的原文:
道莫倚清静,自觉安贫困。君子贵志气,何贫乃为宗?君子贵爵禄,何贫乃为穷?君子贵廉洁,何贫乃为贱?君子贵义烈,何贫乃为鄙?
志气雄,斗一日;爵禄甚,斗三旬。烈士百,名不世;贱者千,斯为人。
悔吝滞青云,大丈夫何等人?若要滞青云,无乃成白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无甲乙,读书偏有先后。学处安贫贱,达者不可乡。
陶朱虽老,能以君子食;少冉贵贱,能使孝子齿。
陶朱虽老,能以君子饮;少冉贵贱,能使孝子怜。
小人远礼义,陶朱以为恶。佛曰:恶人以天地曰父,以四海曰家,天子以小人曰臣,士庶以君子曰客。
年方十五六,气发志不专;愿将十年容,专心一事学。
郑板桥诫子铭原文
郑板桥是清代文人,他的《诫子铭》是一篇教诲子女的名篇。以下是《诫子铭》的原文: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乐,无以乐。
不学礼,亦不成人;不学乐,亦不乐人。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段文字强调了学习诗词、学习礼仪以及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它表达了如果不学习这些,就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无法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无法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时,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以免后悔。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