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法家治国理念

法家治国理念

法家治国理念

“法”的重要性

自春秋至战国之时,“法”愈加被社会所需要。法家一派更是在理论上说明法之重要性。

法家认为,法度就像是一把标尺,如果没有,那么就算是像尧帝那样贤明的君主,都无法治国。

法家认为,所谓“明君”应制定律法以治国,制定完毕则公布与众,使人民皆遵守之。而明君的各项举措设施,也需以法律为规矩准绳。只要有此规矩准绳,哪怕君王才能平庸,也足以治国。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一个国家一旦“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必能“大治”。这是法家的最高理想。因为只要事事尊法,人民自然会守本分。

法家的“术”

法家所讲之术,乃君主驾驭臣下之技巧。法家讲正名实,是为了“审核形名”,形名是指言论和职事。当臣子发表言论时,君主可根据他所言给予相应官职,专就他所在的工作岗位要求他的功效。

法家的“无为”

法家认为:作为君主只要找对人适宜的位置,让其各展其才,就能够无为而治。只要不失治国纲领,恰当地安排臣下,考察言行,赏罚可信,臣子亦自然会尽心竭力。

法家治国理念

法家强调君主应该运用“法”、“术”、“势”三者的运作来控制臣下,并实行配套的国家政策管治方针,以强兵富国成达战国君主霸业为中心要则。

法家认为:国家社会与组织制度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制度与组织结构也必要跟着发生变化调整,在当时法家将此过程称为‘变法’。

唯有如此才能达富国强兵之道,过度遵守旧规不正视因时制的变法重要性,只会让组织逐步走向苍老,最终消失。

例如秦孝公时期商鞅行耕战策略,这流派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国与秦朝最为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