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庄子和周公的区别

庄子和周公的区别

庄子和周公的区别

庄子和周公不是同一个人,生存时代不同,思想认识不同。

1、庄周,又称庄子,战国时思想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生卒年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 286年。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是商末周初人。

2、对于政治的参与程度不同。庄子一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长期过着隐居生活,对一切抱无所谓态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

周公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3、庄子的成就主要在思想意识和文学领域。周公也是在政治建树领域。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现存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文字雄美,想象丰富,跌后起伏,妙趣横生,善干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庄子》一书不但反映了庄周的哲学思想,而且显示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他承认万物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庄周也提出了极有价值的 辩证观点  庄肖在对待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采取的是唯物主义态度,但他的思想方法是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在认识论上,庄子走入了唯心主义歧途。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庄子和周公的区别

庄子: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