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是一个汉语词语,典故名,典出通行本《道德经》老子第五章,郭店简本《老子》无此句。郭店简本仅有本章中“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文义与通行本同。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没有仁义之心,把天下苍生不当回事不在乎人的生死。这句话主要形容一种类似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人命低贱,世态炎凉,没有一个人为天下苍生做主,只能仰天咆哮,大骂苍天却也无济于事的世道。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