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籍田之礼目的

籍田之礼目的

籍田之礼目的

亦称“藉田”。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孟春正月,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源自原始社会,春初部落长带头耕种,然后才开始大规模春耕生产的古俗。它是“祈年”(祈求丰收)的礼俗之一。又称“亲耕”。寓有重视农耕之意。自周、汉以下,各代多行之。然并非每年举行,亦有废而不举行者。

届晨,以太牢祀先神农,在国都南面近郊天子执耒(后代执犁)三推三反(返),群臣以次耕,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孤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然后籍田令率其属耕播毕,礼成,命天下州县及时春耕。

唐玄宗时,载其仪于《开元礼》。《诗经.周颂.载芟》:“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毛传:“籍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

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颜师古注引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

《通典.礼六》:“天子孟春之月,乃择元辰,亲载耒耜,置之车佑,帅公卿诸侯大夫,躬耕籍田千亩于南郊。

冕而朱纮,躬秉耒,天子三推,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籍田之礼目的

籍田之礼,具有三千多年的古老历史,发源于中国,清华简《系年》记载周武王创制籍田礼,创制的目的是以收获物祭祀上帝,抢夺祭祀权,实现天命的转移、政权的更迭。

籍田就是给民众做出表率,领导人亲自耕作,最终追求大丰收来实现对宗庙的祭祀,所以籍田之礼在古代中国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