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辈子漂流在海上的民族
疍家人,又称疍民,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他们以海相伴,以渔为业,以船为家,捕鱼为生,世代漂泊在大海之中堪称南海游牧渔民部落。
据史料记载疍家人在海南三亚的存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疍家人已深深地融入了海洋,世世代代生活在南海这方热土,在此繁衍生息的同时还孕育出独特的“疍家文化”。
关于“疍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来源于早前他们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壳漂浮于水面;另一种说法是因为这些水上人家长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于海面的鸡蛋,所以被称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则认为,他们常年与风浪搏斗,生命难以得到保障,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故称为“疍家”。
有研究学者认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被人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解放前他们因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
对于疍家人的来历,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疍家人是原居于陆地的汉人,秦朝时被官军所迫,逃入江海河上居住,以捕鱼为生,此后世代传承。从元朝到清朝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疍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居住,不准读书识字,不准与岸上人家通婚,科举的名册中也从来没有“疍民”的名字。官府也不把流动渔民入册,是没户籍的。新中国成立后,疍民才陆续上岸定居。
海南一辈子漂流在海上的民族
在我国的海南省有一个一辈子都漂流在海上的民族,它们是我国的疍族也可以叫疍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