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吃肉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吃肉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吃肉

据《论语》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到舜的音乐“韶”,三月不知肉味。这里并不是说,孔子失去了味觉和嗅觉 ,更不是他三个月不知道肉放在哪里,以致不知道肉的味道。

而是说孔子他听到舜的这首音乐以后,他的思想就定在一个境界三个月。孔子的整个身体,很长一段时间都被韶乐所带来的愉悦和回味所占据萦绕,他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他也可能什么想不起来,但身心是舒坦宁静,感到极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孔子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为什么三月不吃肉

因为他听了《韶乐》。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为了把他的“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宣扬于四海,他广招门徒,招了三千多个学生,他还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

孔子博学多才 活到老,学到老。他喜欢歌颂西周前期的一切,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秩序、文化教育,《韶乐》是赞美西周盛世的音乐,所以,他听后三个月不知道肉味儿了,说明他喜爱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