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哪些国家
春秋时期泛指东周前半期的历史阶段,周王室东迁后势力日渐衰弱,各地分封的诸侯国不再朝见周王,纷纷割据称雄,互相征伐,战火频繁,整个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除了晋、鲁、曹、卫、郑、燕、巴、蜀、魏、齐、秦、楚、宋、戴、吴、越这些排的上号的国家之外,还有焦、祝、吕、聂、章、顿、耿、甘、胡、唐、贾、莱、巢、召、息、芮、舒鸠、滕、温、廖、杨、任、费、倪、单、江、应、罗、滑、赤、肥、鼓、霍、谭、毛、程、无终、中山、安陵、舒庸、舒廖、南燕、逼阳、狄潞、钟吾、虞、刑、许、申纪、蔡、江、黄、徐、杞、邾、邓、薛等一众小国,戎、狄、蛮、夷交错其间。
各国之中齐、楚、晋为最强,秦次之,再则为郑、宋、卫、鲁、曹、邾等,末期崛起的有吴、越两国。春秋早期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齐国最先称霸,但是在齐桓公死后大国地位日渐衰落,一直到齐景公时代齐国才逐渐复起,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晋国和楚国的实力最强,晋国地处四战之地,是继齐国之后中原最强的霸主,它遏制住了当时企图东扩的秦国,城濮之战又大败楚国独霸中原,诸多古籍都描述过晋国的强大,就连战国后期的秦国都要拿自己和鼎盛时的晋国做个对比,但是在风光了几代之后也日渐没落,最后惨遭三家瓜分,楚国在春秋的早期一直被视为蛮夷,但其广阔的疆域相当于中原强国的总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楚国物资丰腴,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楚庄王的饮马黄河、问鼎中原让楚国雄霸华夏。论国力而言齐楚晋皆属强国不相上下,难分伯仲,齐富、楚广、晋强。
春秋时期有哪些国家
春秋时期的国家
巴国
邶国
蔡国
陈国
楚国
郕国
曹国
邓国
虢国
耿国
霍国
滑国
黄国
郐国
纪国
江国
晋国
莒国
夔国
梁国
鲁国
罗国
六国
吕国
蓼国
齐国
杞国
芮国
鄀国
申国
宋国
舒国
遂国
宿国
谭国
滕国
卫国
魏国
温国
吴国
息国
弦国
邢国
许国
须句国
薛国
虞国
庸国
阳国
越国
鄫国
鄣国
郑国
邾国
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