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为什么给贾蓉捐龙禁尉的官职
秦可卿一死,所有人都被两件事给吸引,第一,贾珍死了儿媳妇如丧考妣;第二,葬礼规模大,僭越不法。其实这些都是曹雪芹的“真事隐”,主要为了隐藏秦可卿之死,以及葬礼背后各方人物登场,对贾家最后抄家所埋伏的线索。很多读者总说能不能少涉及政治,可贾家要实权没实权,要贪污没贪污,好端端的怎么能抄家了?王熙凤的那几个罪行根本不可能引发抄家重罪。贾家还是犯了大事被抄家,那犯了什么事,以及从什么时候开始犯事?就要从“家世消亡首罪宁”的秦可卿葬礼说起!下面聊聊“龙禁尉”背后的秘密,看看贾珍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买的实职龙禁尉到底对贾家抄家有什么影响。
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日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听说,忙吩咐:“快命书房里人恭敬写了大爷的履历来。”戴权过贾家来祭奠,看似老太监贪财过来卖官,实则背后并不简单。老太监这段话有几个意思要注意。
第一,戴权不是代权,而是越俎代庖,避过皇帝私相授受的意思。龙禁尉在他手中,那么重要的皇宫侍卫,他想卖谁就卖谁,根本不把皇帝放眼里。他为何敢这样?
第二,戴权是“大明宫掌宫内相”,一出场脂砚斋就批语【甲戌侧批:妙!大权也。】脂砚斋认为戴权是大权,一个太监有什么大权?他是“大明宫内相”,类似大内总管。按理皇帝是最大权,实则有个人比皇帝权力还大,就是太上皇。
第三,龙禁尉短了两员,襄阳侯来求,戴权卖给他了。因为是老相与。永兴节度使来求,戴权却拒绝了。戴权卖官有选择性,只卖给老相与,也就是四王八公这些太上皇的老人。戴权看在襄阳侯爷爷的面子,可见极老,表明他是太上皇的人。
第四,龙禁尉招收的都是老牌家族的子弟,掌握在戴权手中,戴权是太上皇老奴才。这么一支与新皇帝有隔阂的队伍在皇帝身边,只收老人,排除新贵,他们想干什么?
第五,龙禁尉从名字可以看出属于皇宫护卫。如此重要的队伍却掌握在太上皇的亲信手中。太上皇退位还抓着皇宫护卫不放手,可见父子权力过度的不太顺利。皇帝下旨妃嫔家属可以每月逢二六进宫探视。太上皇却强硬下旨做千古未有的妃嫔省亲。如此对立的父子关系龃龉很大。新皇帝皇位不稳,太上皇横加干涉。背后是危机重重暗流汹涌的政治局面。
第六,龙禁尉三个字反过来就是禁龙尉!将皇帝圈禁起来的大内侍卫,这就细思极恐了。龙禁尉本就不与皇帝一心,还影射“禁龙”,如此不稳定的因素,贾蓉加入其中,不是影射贾家参与谋反是什么?
第七,秦业的官职非常有意思。工部营缮司的营缮郎,注意不是营缮郎中,是带队施工的小官吏。这个职位因为工作需要,可以经常来往皇宫,带施工工具和材料进去。秦可卿死的莫名其妙,秦业知道女儿死的不明不白。贾珍又做出和秦可卿的暧昧行为……彻底得罪秦业后,轻易进入皇宫这条线就断了。戴权马上跑过来再安排一个皇宫内的职位给贾蓉。贾家一直想进皇宫,他们要干什么?
秦可卿一死,北静王带着全副王爷仪仗参加祭奠,完全不符合礼制。皇帝没有旨意,王爵不可以全副王爷仪仗参加官员家庭葬礼。他违法参加,还将御赐代表兄弟急难的鹡鸰香念珠送给贾宝玉,又夸赞自己天命所归,受海内名士青睐。在在都表现出不轨的行径……北静王高调出场表达出贾家他罩着的意思,致使皇帝不得已晋升贾元春贤德妃做安抚……
综上,龙禁尉处处透着危险气息,秦可卿一死,秦业进出皇宫这条线断了,戴权马上过来把贾蓉整进了皇宫,北静王随后出场高调支援贾家,倒逼皇帝晋升贾元春贤德妃。贾家又踊跃响应太上皇的旨意迎接省亲……种种迹象串联起来,贾珍给贾蓉捐官龙禁尉不过是一场愿打愿挨的政治阴谋,或者说是戴权有意诱使贾珍上钩,拉他上贼船的不可告人的谋逆行为:秦业进出皇宫—秦可卿之死—戴权卖官—贾蓉进皇宫当差—北静王不轨—贾元春晋升贤德妃—太上皇反驳皇帝旨意下旨省亲—贾家积极响应太上皇—戴权是太上皇的人—龙禁尉都是四王八公以下老功臣子弟—龙禁尉也可能是禁龙尉…皇帝周围有这么多不安定因素岂能不反击?但这些人难道不是乌合之众么?贾家参与其中,与皇帝敌对,谁能救得了他们?您觉得呢?
贾珍为什么给贾蓉捐龙禁尉的官职
贾珍给他的儿子贾蓉捐龙禁尉的官职,是在儿媳秦可卿死了以后,他给儿子捐这个五品官职是为了让儿媳妇的丧礼显得更隆重,更好看,因为秦可卿和贾珍有私情,儿媳死了,贾珍特别伤心,如丧考批,所以才要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媳妇办这个丧事,还专门请了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