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薛宝钗为人处世的智慧

薛宝钗为人处世的智慧

薛宝钗为人处世的智慧

1、笃定人生目标。

宝钗身在金陵百万财产的书香世家,薛家专门替皇宫采办商品。红楼梦里\"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指的就是她薛家。优裕的家境为她以后铺路贾家带来诸多便利。因薛父去世尚早,其兄薛蟠被母过分溺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马;宝钗则与兄相反,敦厚懂事、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学问高过其兄数10倍。她更以一已之力承担家族兴衰,比贾珍父子、贾赦父子及宝玉等男子更有担当,她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实属不易了,如她生在当下,必能干出一番事业。宝钗深谙自己的能力和才学,拟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笃定的往前走,如同民国才女林徽因明智明确的一生,半步都不曾行差踏错。宝钗与她,只是时代的不同,但目标同样明确,只是结局有异。

2、参选公主陪读。

皇上崇尚诗礼,征选才能,在世宦家中选择才女陪公主郡主读书。宝钗深知自己的才学而参选,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但从着眼家族兴盛来看,能参选上公主或郡主的陪读,也算是光耀门楣、振兴薛家了。而且,她不也得不有家族使命感,父亲早早去世,母亲懦弱少能,哥哥混蛋惹事,如今的薛家不靠她又靠谁呢?家庭的重担自然就落在她柔弱的肩上了,因此,她得有规划、得努力,即便未能参选上公主陪读,但她尽力了,也无悔了。

3、筹划嫁定宝玉。

宝钗处事,和风细雨,滴水不漏,非常的温婉敦厚,一切都是那么的浑然天成、水到渠成,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刻意和凌厉。不细细品读她,你不会明白这温婉女子的背后,是怎样的目标明确、冷静筹谋。也许刚进贾府时,她便洞悉了一切,深知嫁宝玉对家族的种种好处;也深知黛玉和宝玉青梅竹马、耳鬓厮磨,早已心心相印、难容他人,她只是个后来者。

因此,她便筹划了\"金玉良缘\"之说,曹公对她的金项圈的出现,未着太多笔墨,只在宝钗身边人中口口相传,以此留给后人遐想了。于读者而言,这并非天作巧合,而是宝钗为之。首先,宝玉衔玉而生,玉里文字,也是世人皆知,宝钗自然也是知道的。其次,薛家是金陵富商,制作一个金项圈,并非难事,加之宝钗又是才女,项圈上的文字信手拈来。再次,让贴身丫环莺儿道出金项圈的来由,也很简单;而且自然而然的三番五次的强调要许配有玉之人。这一步步的指向不就很明显了吗?久而久之,贾府上下也就接受了\"金玉良缘\"的天定之说,假的也变成真的了,大家心里已默认了她\"宝二奶奶\"的身份。无怪乎,宝玉梦中还在喊\"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便说是木石姻缘\"。

薛宝钗为人处世的智慧

01 敏锐洞察, 懂得克制

薛宝钗在官商家庭中长大,拥有更多与人接触的机会,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她自小深谙人情世故,对生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比如,她对贾母表达赞美之情时:“我来这儿已经有好些年了,留神看起来,凤姐固是精明能干,但再怎样也比不过老太太去。”

在谈吐说话间,薛宝钗用了“留神看起来”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态度,这也说明了她是一个善于洞悉观察,留意生活的人。

02 投其所好,懂得迎合他人

薛宝钗出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从小接受封建正统思想教育,在待人接物上举止得体、温柔敦厚、不亢不卑。

在与人打交道时,尤其懂得迎合他人。

03 识大体,懂得自律

薛宝钗是一个理性的女子,她冷静、成熟、精明、自律。

在与人相处中,她识大体,善于隐忍而退、明哲保身,这也是她能够讨得长辈们欢心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