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原名
武夷山,又名虎夷山。广义的武夷山,或称武夷山脉,指中国闽赣间纵贯南北的山系,属于新华夏地质构造单元南岭山系的东北延伸支脉。狭义的武夷山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辖主峰地带的山地,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武夷山山体呈北北东向沿赣闽省界蜿蜒,东北延展接浙赣间的仙霞岭,西南伸至赣粤边界的九连山。“北引皖浙,东 镇八闽,南附五岭之背,西控赣域半壁”。长达550公里(一说530公里[1]),为江西最长的山地,福建省最高的山脉。武夷山地势高峻雄伟,层峦叠嶂,许多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主峰黄岗山位于北段,海拔2158米。
武夷山是江西的信江、旴江、贡水、琴江与福建的闽江、汀江的分水岭。这些河流大都发源自武夷山中。
武夷山是福建、江西两省重要的林区、茶叶产地,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其两侧存在多处造型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成为旅游观赏的景点。[2]
武夷山原名
为“仙都山”。因为在古代,武夷山曾被尊为神山,因此被称为“仙都山”。后来在唐代时,武夷山开始变得繁华昌盛,被称为“武夷山”,这个名称一直使用至今。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水土资源丰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如武夷宫、天游峰、大红袍茶园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