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与有为出自
最早出自《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解: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狂类似左;狷类似右。狂类似过头;狷类似不及。
扩展资料:
《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有云:“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个人的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君子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从个人而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要老成。从组织而言,自己的举动会影响整个团体,更要瞻前顾后较量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