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欲讨齐全文意思
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告于鲁哀公,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左传》曰:“孔子请伐齐,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常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伐也。’”
说者以为孔子岂较力之强弱,但明其义而已。能顺人心而行天讨,何患不克?
使鲁君从之,孔子其使于周,请命乎天子,正名其罪。至其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
予以为鲁之不能伐齐,三子之不欲伐齐,周之不能讨齐,通国知之矣。
孔子为此举,岂真欲以鲁之半,力敌之哉?
盖是时三子无君与陈氏等,孔子上欲悟哀公,下欲警三子,使哀公悟其意,必察三臣之擅国,思有以制之,起孔子而付以政,其正君君、臣臣之分不难也。
使三子者警,必将曰:鲁小于齐,齐臣弑君而欲致讨,吾三臣或如是,彼齐、晋大国,肯置而不问乎?惜其君臣皆不识圣人之深旨。自是二年,孔子亡。
又十一年,哀公竟逼于三子而也于越,此之简公,仅全其身尔。
孔子欲讨齐全文意思
《孔子欲讨齐》是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讲述了孔子苦心孤诣帮助鲁哀公解决三家贵族擅权、图谋不轨的问题,可惜鲁哀公不能理解孔子所做的这些事情,孔子死后,鲁哀公被逼之下逃到了越国。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韩愈《马说》中的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读这篇文章,心中必有一番凄凉,有人是注定一生孤独、压抑,注定怀才不遇,最终顾影自怜,潦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