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五丈原赋原文

五丈原赋原文

五丈原赋原文

原文如下

千秋地,五丈原。岐山风光之名胜,秦岭余脉之弹丸。三临沟壑,一仰重峦。风萧萧兮偎棋盘长顾斜谷要塞,雨茫茫兮衔渭水独领汉阙云烟。渊深万丈可壮突兀之势,麦黄千亩犹见诸葛之田。度周匝地无百里之阔,追名由津迷五丈之源。然狭小偏远之地,惯以轰轰焉车马涌动,攘攘焉老幼相搀,二月乡人起庙,四季游客眷恋。何也?夫地因人而著称,人以地而永年,三国古战地,诸葛落星湾。是而五丈原,凄凄乎,秋声悲怆;荡荡乎,大气浩然。

遥想诸葛孔明,卧龙岗上,服纶巾,执羽扇,英霸气,正当年。老臣两朝开济,先帝三顾频烦。联东吴,拒阿瞒,鼎足分天下;夺荆州,循蜀道,蜀汉定西川。阵凛凛兮战马嘶,旗猎猎兮铁甲寒。火烧赤壁,箭坠草船。挥师不毛,七擒孟获;托孤白帝,六出祁山。鞠躬尽瘁铸忠烈,匡扶汉室复中原。后人感其德,追其功,“慎终追远”,五丈原上筑祠庙,诸葛庙里祭英贤。于是乎,布衣黎庶,蹒跚徒阡陌;达官显贵,驷马驰高轩。游人缘义槐,长叹桃园忠义;骚客临苍壁,激扬贤相诗篇。功感神宇,德配人寰。以至于天地千年梦绕,物候四季魂牵:春云怀旧,流马风生古栈道,雄师云集大散关;夏雨声雷,火烧葫峪云骤雨,功败垂成但问天!秋霜意冷,落木萧疏鼙鼓急,阵锁闺衣仲达娴;冬妆好素,魏将死人枉破胆,蜀军雪衣做孝衫。皑皑古原悲泪洒;漠漠沙场几人还?已而忠武侯岳鹏举,戊午秋过南阳谒武侯祠:泪眼风云出师表,龙蛇虎腕狼毫端。双侯生前堪忠烈,两绝身后昭世间。

呜呼,孔明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英雄也。汉祚既颓,武侯以羸弱之躯,扶大厦之将倾,惊天地,泣鬼神;鼎足既定,已成大势。武侯破定势,伐曹魏,讨汉贼,复汉室,一心酬三顾,天下颂孤忠。知其难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至劳竭命陨,鼎足先折蜀,“降王走传车”,徒令天下壮士扼腕,岂不悲乎!

审时度势,知民心,顺天意,大智也。

噫乎,长云弥蜀道, 渭水荡秦声。

渔樵犹唱晚,一蓑吊英雄。

是以有诸葛亮而盛五丈原,有五丈原而使岐山,胜地凝紫气,璇玑倍增辉。

歌曰:宝鸡起舞,凤凰嘤鸣。推旅游,岐山添绿;招商资,古邑新城。八百里大秦川,经济腾飞,生机正勃;五千年发祥地,文化强市,赋体重兴。聊以绵薄,且示心迹,以酬太白,以助秦风。

嗟夫,千古五丈原!

五丈原赋原文

五丈原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赋文,表达了对战乱和人民苦难的悲愤之情。以下是五丈原赋的原文:五丈原

唐室灵台尽,钟鸣一夜愁蓝田。

玉京群帝降三秦,鸿楚满地声残砧。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春。

茫茫江汉去无穷,千古兴亡多少人。

草木连天疑有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报答先期汉月白。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汉月既已白,何用照江南。

日暮沉沉何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五丈原赋以其深沉的意境和对时代动荡的描绘而著名,被誉为杜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