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的释义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的释义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的释义

原文】n

陈子禽谓子贡曰①:“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②,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③,绥之斯来④,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n

【注释】n

① 陈子禽:陈亢,字子禽。参阅《学而篇第一》第十章注。n

② 知:同“智”。聪明,智慧,明智。n

③ 道:同“导”。引导。n

④ 绥(suí随):安抚。n

【译文】n

陈子禽对子贡说:“您对仲尼有意表现恭敬吧,他难道比您更贤能吗?”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以表现出明智,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不明智,说话不可不谨慎呀。我们老师是不可及的,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我们老师如能获得治理国家的权位,就像〔我们〕所说的:要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要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附;要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有力。老师活着很光荣,死了会使人悲哀。〔我〕怎么能赶上老师呢?”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的释义

问题中的“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一句的意思是: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服;感动百姓,百姓就会协力同心。

解答此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绥之斯来,动之斯和”一句,取自于《论语·子张篇》中。原文是: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2、结合上下文,可知引文中的“绥”是安抚的意思。“之”是代词,指代百姓。“斯”也是代词,亦指代百姓。“动”是感动的意思。“和”是安和的意思,引申为协力同心。

3、引文强调了“安抚和感动”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