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保存心中的天理。
这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理解为保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灭人的私有欲望。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同上,卷二十四)。朱熹则认为人心不等于人欲,承认人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为正当的生活需求。但一旦逾越人的社会等级名分,则就转化为人欲,“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同上,卷十三)。
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
水利万物而不争,
而万物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