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知士译文
齐桓深知宁戚①,将任之以政②,群臣争谗之③,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④,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⑤,民人知小恶亡其大美⑥,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⑦。”乃夜举火而爵之⑧,以为卿相⑨,九合诸侯⑩,一匡天下⑾。桓公可谓善求士⑿矣。(选自《刘子 妄瑕》)齐桓公之所以能在春秋时期称霸于天下,这与他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
选文中宁戚曾有小过,但齐桓公不以小过而埋没人才。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准备委任他管理国家的政务。
朝中的大臣们却到处散布流言蜚语,诋毁宁戚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吧,如果他真是一个有才有德的贤人,再重用他也不为迟呢!”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做,我担心他有小小的过失。因为一般人常是斤斤计较那些表面的、鸡毛蒜皮的缺点,而忽视他本质的好的一面,如果听信了这些人吹毛求疵的话,那真正有才有德的人就得不到重用了。”
于是连夜点灯,大排筵席,亲自宴请宁戚,并请他担任齐国的相国。宁戚担任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九次联合诸侯,成就霸业,促进了天下的安定统一。像齐桓公这样可算是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了。1 齐桓: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宁戚:齐桓公的大臣,卫国人。
2、 政:指国家的统治管理。将任之以政:准备任用他管理国家的政务。
3、 谗:在别人面前说陷害人的坏话。
4、 去:距离。
5、 小恶:小的过失;小的缺点。
6、 大美:大的优点;主要优点。
7、 世:世上。整句说,这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啊!8 举火:点起火把或点上灯。
爵:饮酒器。
举火而爵之:连夜点灯拜封官职(爵)。
9、 卿:官名,古代高级官员。卿相:即相国。
10 九合诸侯:九次联合诸侯国,即为霸主。11 匡:匡正。引伸为安定。
一匡天下:使天下安定统一。12 善求士:指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13知:了解14任:任用,委任15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16果:果真17以:原因18求:寻找19整句说:这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