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侍中帖释文全文
山涛《侍中帖》
《晋太守山涛书》侍中上书仆射奉车都尉新沓伯,臣涛言:臣近啓崔谅史曜陈准,可補吏部郎,诏书可余,此三人皆众
八行法帖《侍中帖》收入《淳化阁帖》,此作是魏晋尚韵书风的小楷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山涛善正书。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唐代书论家窦泉在《述书赋》中称:“巨源正书,朴略乃余,染翰忘笙,寄情得鱼,若披坚草泽,匿锐茅庐。”传有《侍中帖》(亦称《近启帖》)、《魏卿帖》,见于《淳化》、《大观》等丛帖。“筌者所以在鱼,得鱼忘筌”,典出庄周。国人倡天人合一、由技进道,若《周易·系辞传》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故张怀瓘称书法之本质为“形其情性,达其哀乐”。 窦泉所言, 山涛的书法已进入形而上,达到道的境界。
山涛侍中帖释文全文
山涛侍中帖是唐代文人山涛所书写的一幅名帖,其释文全文如下:
山涛侍中帖
侍中山涛書
山涛,字子山,唐代文学家,官至侍中。此帖为他所书写,以行草书法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帖中以简洁的笔画勾勒出山水景色,表现出山涛对自然的独特感悟。整幅帖子以淡墨渲染,墨色浓淡相间,给人以静谧、深邃之感。
此帖的释文全文并未流传下来,因为山涛的行草书法多以意境为主,注重笔墨的表现力,而非文字的具体含义。因此,观赏山涛侍中帖,更多的是欣赏其艺术之美,感受其墨意的流转,而非追求文字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