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沮桀溺的典故
长沮桀溺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一天,在路上看见有两个人在田中 耕作。孔子叫子路去问他们渡口在什么地方。
原来,这两个耕田人一个叫长沮,一个叫 桀溺,是两位隐士。长沮问子路:“那个坐在车上手握缰绳的人是谁呀?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一听是远近闻名的孔子,便说:“他是最熟悉道路的人,何必来问我们呢? ”子路 又去问桀溺。
桀溺又问他:“你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吗? ”子路说是的。二位隐士对孔子 周游列国的举动很不满意,就借此说道:“如今天下纷乱,如洪水滔滔,谁又能将它改 变呢?你与其跟从
tttttttttttt那个逃避恶人的人,还不如追随那些逃避整个尘世的隐士呢。
”然后 继续埋头耕作,不再理睬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孔子听了两位隐士的话,感慨万端。他叹 了一口气,说道:“让我隐居山林,与飞鸟走兽同群,我做不到;让我追随那些隐士离 开社会和人群,是不行的。
如果天下有道,政治清明,我又哪里用得着出来四处奔走谋 求改变呢?”后人用“长沮桀溺”的典故指避世隐居的高人;或形容退隐田间,逃避世事。tttt
ttttttttttt
长沮桀溺的典故
典源出处 《论语 ·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 (避)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 (避) 世之士哉!’ 耰(you)而不辍。” 《史记·孔子世家》亦载。
释义用法 春秋时隐士长沮、桀溺在田间并排而耕,孔子经过,让子路前去问渡口,长沮、桀溺却说孔子自己知道的,并且认为孔子这样在列国间跑来跑去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他们避世的人,委婉地批评了孔子一番。后以此典指避世的隐士; 或形容隐士的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