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帽是什么意思
戴高帽也叫扣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
《北史·熊安生传》谓:“宗道晖好著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清代乾隆年间学者翟灏撰《通俗篇》卷25“服饰”类“好戴高帽”条,引述此条史料后,加按语曰:“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按翟灏的说法,好戴高帽的陋习,典出北魏时。因为宗道晖是北魏时的一个自我感觉极好,行为方式有些怪异的儒士,他戴的高翅帽,特别是他穿的一双很大的鞋子,使他在北方声名远播。此说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考证。值得注意的是,从翟灏的按语来看,乾隆年间就有“好戴高帽子”的说法,喜欢别人吹捧自己。当然,这并非说,好戴高帽子这种陋习,从乾隆时才开始。管窥所及,有文献可查的,至迟在明中叶,这种陋习已在社会上普遍漫延开来。好戴高帽子陋习产生的前提,是以高帽为尊荣社会心理的普遍化。明朝初年,官员“乌纱矮冠”,并不以高帽为荣。但到明中叶,则风气大变。如正德时兵部尚书王敞,“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用高杠,人呼为‘三高先生’”。(《客座赘语》卷一)。可见乌纱帽由矮变高了,高帽子吃香。封建社会是官本位社会。既然手中大权在握的官老爷以戴高帽为尊荣,社会风气必然随之一变
戴高帽是什么意思
戴高帽,汉语词汇,是一个俗语,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做“喜欢戴高帽”,讽刺了一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中文名
戴高帽
拼音
dài gāo mào
性质
汉语词汇
注音
ㄉㄞˋ ㄍㄠ ㄇㄠˋ
释义
比喻对人说恭维话
出处
《镜花缘.第二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