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泰伯与季札的异同

泰伯与季札的异同

泰伯与季札的异同

泰伯和季札都是三让,但他们之间却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加以细分,则有四不同。

一、遵从父命的不同。泰伯南奔是揣知父意,是孝顺之行。季札辞让是违背父意,属于忤逆之举。季札不仅违逆了父命,而且违背了三位兄长的一片真情和吴国百姓的期待。

二、让贤对象的不同。泰伯让的是侄儿姬昌,姬昌被历史证明是一位贤明圣哲之君,因此,泰伯之让是让贤。季札所让的长兄、三哥和三哥之子吴王僚。司马迁关于诸樊和余眜的记载也不多,也看不出他有雄才大略。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季札所让的对象都不如季札贤能,因此,季札三让的价值就应该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让的结果或影响不同。泰伯三让,让出了父子兄弟敦亲和睦的气象,给周文王周武王让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提供了基础。当时吴国表面强盛,然而穷兵黩武,连年战争。越国觊觎,季札之让,国家环境已大不同

四、三让后各自的作为也有别。泰伯三让,到了江南,将北方的农耕文明带到尚属蛮荒之地的江南,使长江三角洲的面貌得以迅速改观。季札三让,退守延陵,寂寂而终,留给后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或其他方面的遗产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