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思想观点
1、赏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2、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3、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4、出处
出自《论语·雍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的思想观点
体现了孔子的大智慧,他不提倡人们去信,也不反对人们不信。他希望人们更务实一些,与其把精力放在那些无法把握的事物上,还不如努力做好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从孔子这句话完全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儒家思想”的全貌。儒家思想始终立足现实,督促人们直面现实人生,脚踏实地,秉持“理性主义”人生观,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探索自我生命的价值,以“圣人”或“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在短短几十年里度过一段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