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北魏最后三个皇帝

北魏最后三个皇帝

北魏最后三个皇帝

元朗(513年-532年12月26日),即魏后废帝,字仲哲,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五任皇帝(531年10月30日 - 532年6月),章武王元融第三子。

官至渤海太守。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立为皇帝,即位于信都,年号中兴,寻迁邺都。高欢平灭尔朱氏,帝至河阳,为高欢所废。降封安定郡王。后坐事死。史称后废帝。在位一年。

元怀(488-517年),字宣义,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五子,宣武帝元恪同母弟,母为高照容。

太和二十二年,封广平王。北魏宣武帝时,软禁在华林别馆,皇帝令四门博士董征,授以经传。宣武帝崩,才得以还家。熙平二年(517年)薨,谥号武穆。

中兴二年,其第三子元脩即皇帝位,追尊元怀为“武穆帝”。

北魏孝武帝元修(510年—535年2月3日),字孝则,河南洛阳人。北魏王朝末代皇帝(532~534年在位),孝文帝元宏之孙,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

生性沉厚,遍体鳞纹,颇好武事。永安三年(530年),封平阳王。普泰初年,拜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仆射。中兴二年(532年),在高欢拥立下,登基为帝,年号太昌。永熙三年(534年),元修与高欢决裂,率众西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同年十月,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

十二月(535年2月),与宇文泰政见不和,为宇文泰所毒杀,时年二十五,改立元宝炬为帝。北魏王朝从此正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元修死后,宇文泰下令埋葬于草堂佛寺。十余年后,葬于云陵。西魏追谥为孝武皇帝,东魏追谥为出帝。

北魏最后三个皇帝

一、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531年-532年在位,北魏的第十三位皇帝。广陵王元羽之子。531年4月1日,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废元晔,立元恭为帝。532年6月元恭被高欢所废。6月21日(农历五月三日),被孝武帝元修毒死,《资治通鉴 卷一五五》:“五月,丙申,魏主鸩节闵帝于门下外省,诏百司会丧,葬用殊礼。”谥号节闵帝,又称广陵王或前废帝。

2013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完成了衡山路北魏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推断这座大墓为帝陵级别,并初步推测其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

二、后废帝元朗(513年-532年),在位531年-532年,北魏的第十四位皇帝,无庙号,史称废帝朗或后废帝。其高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子拓跋晃。

前废帝东海王元晔被废,531年10月30日,高欢拥立元晔的族子、章武王元融的儿子元朗继位为皇帝。532年6月(农历四月)让位于孝武帝元修,12月26日被杀。《资治通鉴 卷一五五》:“冬,十一月,丁酉,日南至,魏主祀圜丘。甲辰,魏杀安定王朗、东海王晔。”

三、孝武帝元修(510年-534年),是北魏第十五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532年-535年在位。他是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遍体有鳞文,好武术,性格强硬胆大,为人无礼。官至侍中、尚书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