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意思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意思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意思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明吕坤《呻吟语》

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因此能修养德性。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必定招致灾祸。、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来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的意思

能畏惧是明因识果。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不敢肆,身去处不良嗜好,不良习气。心去处恼,怒,恨,怨,烦。

德,忠,孝,礼,义,仁,信,廉,耻。

换句话,能明因识果,则生畏惧心,用此心改掉不良的嗜好,用八德转换不好的心念,善因善果。远离恶因恶果。就像春天的种子,秋天的果实一样。就像一年有四季,如果反过来,灾难就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