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一食一瓢饮的典故

一食一瓢饮的典故

一食一瓢饮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春秋·孔子及弟子《论语·雍也》。

原句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意思就是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孔子是大教育家,有学生三千,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颜回又是他最喜爱的,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是好的,所以孔子常把颜回的所作所为来教育其他弟子。

一次,孔子抓住颜回的饮食起居问题,对颜回进行了表扬。他说颜回用竹器盛饭吃,用木瓢舀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这是别人忍受不了的困苦生活,但颜回依旧快乐,所以十分的高尚。

正因为颜回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值得大家学习。 孔子还说过:“我自从有了颜回,在他的影响下,弟子更加亲密团结”。但由于颜回用脑过度,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不幸在四十岁病死。颜回死后,历代统治者都为他封官晋爵,唐朝赠封他为兖公,宋朝封他为兖国公,元朝封他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又尊为复圣颜子。

后人用箪食瓢饮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一食一瓢饮的典故

出处:《论语·雍也》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赏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以,是安贫乐道,而不是“打起麻将来就忘了做学问”或“唱起卡拉OK来就忘了工作”的那种“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竞技状态良好,是自强不息,而不是老顽童、老天真。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