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中断什么意思
断-释义:副词。一定;
此句意思是:只要有恒心就肯定没有不成功的事。
出自: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中断什么意思
试断句: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试理解回答:“断”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绝对、一定。“恒”的意思是:恒心。“者”是者字结构,意思是:……的人。“有恒者”的意思就是:有恒心的人。“无”的意思是:没有。“不成”的意思是:做不成。“之”是结构助词: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有志者,事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