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劳小孩子应该从小培养吗
苦难教育,关键不在于苦难,而在于教育。重要的不是挫折和苦难本身,而是面对挫折和苦难的态度。
关键在于,吃什么苦,怎样耐劳;
重点在于,能不能把吃苦耐劳,从体验转化为能力。
如何让孩子吃苦,吃什么样的苦?
①要让孩子有吃苦的意识,跟孩子上街的时候就要让他帮我们提东西,孩子到了五六岁时,就要让他扫地擦桌子,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孩子上学,告诉他们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要他们自己走路上学,放学自己回来。适当让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我们也需要他们的照顾。孩子上中学,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如果超支了自己想办法。孩子十五岁左右,利用寒暑假,在家里或到外面打工,锻炼自己,接触社会。
②要让孩子自立,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志,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我们作为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考虑问题,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能有主见,从而为孩子以后打下基础。
③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能“吃苦”的孩子的。比如,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几米就要到达预定的终点了,孩子喘着气不想再跑。这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一起跑到终点。
④让孩子在困难中接受挑战,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我们可以简单评估一下这个挑战。这个问题孩子能独立完成吗?孩子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中间有没有潜在的危险?我们需要对孩子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当孩子去努力尝试的时候,我们不要过多的进行干预,只需要在一旁进行观察。当孩子主动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一点简单的提示和引导。然后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机会,多给孩子挑战的机会。
⑤有原则,不退让。当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时候;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当孩子正在完成份内的家务活,小伙伴来找他出去玩的时候……这些都是锻炼孩子吃苦的场合。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励、诱导和鞭策。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坚持与困难作斗争。
吃苦耐劳小孩子应该从小培养吗
应该从他学记事的时候,就给他树立
良好的心态,那就要做家长的先给孩
子做好这样的榜样,让他知道吃苦耐
劳的意义。
虽然现在许多家庭中一个孩子的比较
多,但是做家长也不要任由他的性格
来宠爱,更不能溺爱。
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从小就必须要培养
孩子吃苦耐劳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