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什么区别
同平章事全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太宗时始设。自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宋初,犹沿用为宰相官衔,至元丰改制时废。南宋初恢复,乾道时再废。五代时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虽是宰相,但那时枢密使权重,“同平章事”的实权被剥夺。
参知政事之职,唐初以为他官参预宰相事务的职名。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乾德二年(964年)以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余庆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务。其后权位逐渐提高,开宝六年(973年)始诏薛居正、吕余庆于都堂与宰相共同议政,至道元年(995年)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自寇准任参知政事,敕后署押与宰相齐衔,出行则与宰相并马。元丰三年(1080年),废参知政事。
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什么区别
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的区别在于,同平章事是正职,参知政事是副职。同平章事,全称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唐太宗时设立,唐高宗开始成为实际宰相,唐宋时期均为宰相官衔。北宋时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