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伐兵伐谋什么意思

伐兵伐谋什么意思

伐兵伐谋什么意思

1、 何谓伐谋?解决敌人的大脑

相信很多朋友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和我刚开始认为的一样,都认为是要用计谋,意思就是打仗最好的方法是要用计谋取胜。这里有些误解。“上兵伐谋”的意思是瓦解对方的计谋,让对方的计划落空或者直接让对方谋划计策的人消失,这里的“伐”就是讨伐、去除的意思,而不是使用。《孙子兵法》一直都在说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此处也不例外。

2、 何谓伐交?解决敌人的朋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伐交的意思大家都比较清楚,就是破坏掉敌人的外交,使其落入孤立无援之境。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和苏秦都是干这种活的,一个两为秦相,一个佩六国相印,天天在外面游说。比如当时合纵抗秦的盟主楚怀王和齐国结盟后的实力已经远在秦国之上,秦国要想逐鹿中原,就必须打破这种格局。于是秦国丞相张仪访问楚国,见到楚怀王后,以桑榆之地六百里为诱饵,希望他和齐国绝交,和秦国结盟。

3、 何谓伐兵?开始刀兵相见了

伐兵是比伐谋和伐交还要次一等,因为代价大,劳师动众。伐谋只要动动脑子,伐交需要跑跑腿、耍耍嘴皮子,相对于伐兵而言,简单多了。

伐兵伐谋什么意思

应为上兵伐谋。

上兵伐谋,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ng bīng fá móu。意思是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