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唐朝时期的大朝会几月几号

唐朝时期的大朝会几月几号

唐朝时期的大朝会几月几号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这便是对“大朝会”的解释。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辰是早晨,故称之曰“朝”。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图天下之事”,同时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类似今天对各级官员的“绩效考核”或曰“目标管理”。

在周代,天子询问诸侯国内的治理情况,诸侯需作详尽汇报,故诸侯朝见天子亦称“述职”,相当于今天领导干部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

这“述职”一词西周时便有。《孟子》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

可见“大朝会”既是一种礼制,也是天子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唐朝时期的大朝会几月几号

唐朝时期必要的大朝会时间:冬至和元旦。

唐代有外朝、中朝和内朝三朝。唐每年举行一次元旦、冬至大朝会是有必要的,但朔望日朝会是形式主义的,劳官伤财。常朝礼制没有得到严格贯彻,与唐代皇帝、官员的政治热情、朝会效率和礼制本身的强制性有直接的关系。

唐代除三朝之外,也创新出其他形式的国是决策会议模式,如“延英奏对”、“学士召对”、中书门下的“宰相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