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海南海称为
海南岛曾在历史上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珠崖:“珠”亦作“朱”,“崖”亦作“厓”。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县东南。元帝时废。孙吴所置名朱崖,治徐闻(今县西),在雷州半岛,称海南岛为朱崖洲。晋废。隋再在海南岛置郡(珠崖、儋耳、临振),珠崖治所在今琼山东南。唐改崖州,废州存郡时又曾称珠崖郡。
儋耳:\"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
琼台:\"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东汉: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时海南海称为
东汉时称今海南岛为朱崖洲。《太平御览》卷69引王隐《晋书》曰:“朱崖在大海中。遥望朱崖洲大如菌,举帆一日一夜至洲。周匝二千里,径度七八百里,可十万家。”
《水经·温水注》引王氏《交广春秋》曰:“清朗无风之日,径望朱崖州如囷廪大。从徐闻对渡,北风举帆,一日一夜而至。”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海南省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部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