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据说“自尉陀(南越王赵佗)献汉高帝始有”,说明它的栽培历史最少也有2180多年了。
公元前111年,当汉武帝攻破南越后,建造扶荔宫以广植南方奇花异草时,龙眼和荔枝都曾被作为珍品移植于扶荔宫中。
这是龙眼等热带果树向西北移植的最早尝试。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汉光武帝曾以龙眼、荔枝等物赐赠单于,估计可能是龙眼的加工品。
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公元304年)对龙眼的详细描述,说明当时人们对龙眼的形态和习性已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明末周亮工《闽小记》首次记载龙眼的嫁接技术:“核之初种,经十五年始实,实甚小,俗呼为胡椒眼,觅善接者锯木之半,取大实之幼技接之,至四、五年锯其半,接如前,若此者三数次,其实满溢,倍于常种。
”清代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了特殊的接枝方法:“核入土十四五年始实,其实无肉,名是‘栳’,实之最大者曰‘榛’,锯栳之枝干,留其本,以榛枝之壮旺者接之,谓之接针,借栳本之力使榛枝易于畅茂。”清代道光五年(公元1824年)成书的赵古农《龙眼谱》,记述了15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一带龙眼的品种和栽培技术,虽然内容简单,但也算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龙眼古书了。
龙眼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龙眼起源于中国和越南北部。中外文献均有阐述:晋朝 稽含著的《南方草木状》(公元290—309)记载“魏方帝 (公元220—226年)诏群臣曰:南方之珍若有龙眼、荔 枝……出九真、交趾”。
《神农本草经》。(约公元200—300 年)则说“龙眼,一名益智,出南海山谷”。古代九真、交 趾和南海,就是今天我国的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等地。英 国人麦克米伦。
Macmillon)等著的《热带园艺植物手 册》提到“龙眼、荔枝并肩于1589年由中国传人印度”。荷 兰人艾文(A。G。Eevan )与前苏联人茹可夫斯基合编的《栽培植物及其演化中心辞典》也认 为龙眼原产中国或认为中国是龙眼原产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