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经验 > 裴大将军帖由来

裴大将军帖由来

裴大将军帖由来

《裴将军诗》书卷 , 最早见于著录的是宋代楼钥编《攻媿集》。到了清朝道光年间 , 湖南宁乡人黄本骥增订《颜鲁公文集》时 , 收进了此诗 ,并详加注解。他在文集卷十二注中 , 讲到颜鲁公古近体诗时 , 引证了《新唐书》中的一段话 。《新唐书》的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有《李白、张旭、裴旻列传》,载“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唐文宗,即李昂,公元827年至840年在位。裴旻,就是颜诗中所说的“裴将军”。李白、张旭、裴旻均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什么原因让文宗在他们逝后下这样一道诏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晚唐裴敬在公元843年撰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中也印证了文宗下诏的说法。裴旻剑舞被列入“三绝”是没有疑问的,他的技艺也应该是极其高妙的,唐人笔记中的记载似乎也为这个说法提供着佐证。唐末李冗撰的《独异志》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裴旻)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电光火石之际,裴旻从容地“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下”,“观者数千人,无不悚栗。”

裴旻曾经和幽州都督孙佺率军北伐,为敌人包围,裴旻舞刀立于马上,箭矢从四面射来,“皆迎刀而断”,敌人因而大惊逃走。(事见《新唐书》)当时的大诗人王维有诗赠裴旻——

“腰间宝剑七星文 ,

臂上琱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

始知天下有将军。”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赠裴旻将军》)

颜真卿的《裴将军诗》也和王维的诗一样,是歌颂裴旻战功的,列入了《全唐诗》第一百五十二卷,题作《赠裴将军》。其他诗人,如岑参,写过一首《裴将军宅芦管歌》,也是赞美裴旻的。

裴大将军帖由来

裴将军诗,传为唐代颜真卿所书,有墨迹本和刻本传世。刻本也较多,以《忠义堂帖》为最好。\"裴将军\"——即是唐代开元时期的善于舞剑的裴旻将军,曾镇守北平郡(治今河北卢龙)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之为“剑圣”。颜氏或有意在书法中融入武术的律动,时而激越、时而静止、将书法与武术的节奏相结合。